发表时间: 2020-06-20 14:45:33
作者: 广州凯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
浏览:
摘要: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以及52个国际组织参与制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汞文书将在2013年完成。其作为国际公约与最高级别的国际法,甚至比应对气候变化的《京都议定书》的级别还高。
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以及52个国际组织参与制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汞文书将在2013年完成。其作为国际公约与最高级别的国际法,甚至比应对气候变化的《京都议定书》的级别还高。
中国作为全球的汞生产和排放大国,汞污染防治无疑将面临着巨大挑战。更鲜为人知的是,标榜绿色照明的节能灯,废弃后却成潜藏在普通市民身边的汞污染威胁。
节能灯作普通垃圾处理 将成“生态杀手”
外表闪着金属银光,形似水珠飘忽不定这个有着美丽俗称“水银”的元素,却是自然界中毒性位居前列的重金属。
我国是汞生产和使用大国。数据显示,2005年、2006年,我国汞产量约占全球总汞产量的60%左右。与此同时,我国每年排放汞约500-600吨,占全球汞排放总量的1/4还多。
如果说燃煤、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汞来源离普通人还比较远,那么市民日常使用的灯管特别是打着“绿色环保”旗号的节能灯,则是潜藏在人们身边却被长期忽视的汞隐患。
多位专家做过测算,在1只节能灯中,平均含汞0.5毫克,而1毫克的汞渗入地下,会大约污染360吨的水。由此可见,1只节能灯中含有的汞,可污染90吨到180吨水及周围土壤。
“汞的毒性可以排在8种重金属的前列,不仅如此,由于汞的沸点低,常温下即可蒸发,这使得汞不但容易污染土壤和水体,也能通过空气接触对人体产生危害,而一旦污染,往往是不可逆的。”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万洪富说。
经专家测算,节能灯管破碎后,瞬时可使周围空气中的汞浓度达到10-20毫克/立方米,而按规定汞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.01毫克/立方米,如此超标千倍以上对人体和环境危害极大。“如果这些节能灯最后都被作为普通垃圾处理,就会成为可怕的"生态杀手"。”专家不无警惕地说。
难保质量 岂有余力于回收处理?
我国已成为节能灯第一生产国,登记在册的节能灯生产企业近2000家,年生产节能灯24亿只,占全球总产量约85%以上。在节能等一路高歌猛进的背后,我国节能灯产业也面临一些问题,能效和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成为灯具出口的主要限制,汞污染不容忽视,回收体系亟待建立。与此相佐证的是,广东省工商局、质监部门近两年抽查市面上的节能灯质量,均有过半产品不合格,其中,去年不合格率更达八成。
“连质量都难以保证,还怎么会有余力花在回收处理上?”有业内人士表示,从现在的工艺来看,节能灯或多或少都含有汞,国内的节能灯厂家仅有3家设有回收处理装置。
广东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,节能灯的回收企业需要国家环保部审核,但目前广东只有深圳一家企业有这个资格。面对全省如此庞大的使用量,节能灯回收体系的健全还有一个过程。专家建议,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,应对节能灯的汞污染隐患。